石家莊托瑪琳礦產(chǎn)品有限公司
聯(lián)系方式:15931189750
地址:河北省靈壽縣營里工業(yè)區(qū)
我公司常年供應(yīng)麥飯石水杯,麥飯石杯子,麥飯石茶具,麥飯石涼水器。
麥飯石首次使用的是在中國,距離現(xiàn)在1300年前的北齊,有位叫馬柌明的人,他把一種石頭有大火燒紅后丟在醋里,然后撈出醋里剝落下來石頭的碎片,曬干后捻成粉末,再和醋調(diào)和,涂抹毒瘡和皮膚病,效果很好。那以后大家開始注意他了,這種石頭呈土黃或青灰色,但是石頭表面都有一顆顆白色的顆粒,很象大麥飯團,所以,大家稱之為麥飯石了。 公元11世紀(大約是1061年)宋朝的《本草圖經(jīng)》把麥飯石作為藥石記載下來。
大約在距今800年前,宋代醫(yī)學家李迅對麥飯石的生境與特征有過較詳盡的描述:“麥飯石,處處山溪中有之,其石大小不等,或如拳,或如鵝卵,或如盞,或如餅,大略狀如一團麥飯,有粒點如豆如米,其色黃白,但于溪間麻石中尋有此狀者即是”。明代大醫(yī)學家李時珍所著《本草綱目》中記載“麥飯石甘、溫、無毒。主治一切癰疽發(fā)背”。
此外,中國1921年和1969年出版的《中華醫(yī)學大辭典》,1953年出版的《普濟方》,1957年出版的《本草綱目的礦物史料》和近年出版的《李時珍研究》等書中,對麥飯石均有記述。 清朝時候,麥飯石沒有名氣,連藥膏都不流行了,麥飯石就這樣銷聲匿跡了400年來,究竟是何原因,從史料上已很難考證,只是在《本草綱目》中記載:古時有中岳山人呂子華世傳秘方麥飯石膏,治皮膚癰疽,背瘡甚效。河南一地方紳士要索為己有,呂子華拒而不獻。這個紳士又勾結(jié)河南地方官吏,以重刑逼之,呂子華寧死不傳,慘遭其害。后業(yè)醫(yī)者聞之無不駭懼,故而對麥飯石棄而不用。久而久之,后人知其名,無其藥。知其藥不識其石,麥飯石因此而不見于記載。